塑料包裝的升級和技術進步高度依賴化工產品的支撐。隨著消費領域個性化需求日益增長,塑料包裝對化工材料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功能化、綠色化和減量化已經成為塑料包裝行業的發展方向,與之配套的化工材料也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一、包裝綠色化
隨著消費者對于塑料包裝衛生安全性能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而要保障塑料包裝材料的衛生安全性能就要倚仗各類綠色安全的塑料助劑的廣泛應用。專家表示,安全環保的增塑劑、熱穩定劑、黏合劑、無溶劑油墨/水性油墨等在未來幾年都將成為市場熱銷的產品。
從上世紀90年代,國際上就陸續出臺了多個與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有關的法規,限制其在衛生要求較高的塑料制品中的應用。我國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9685-2008)中也對某些增塑劑的遷移量進行了限定,環保標準的提高,無毒安全的增塑劑的市場用量將會增長。
塑料包裝的綠色化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也受到越來越嚴格的限制。隨著我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實施,塑料包裝印刷類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塑協復合膜專委會陳宇表示,“未來含苯含酮的包裝油墨肯定是不能再用了,市場的發展方向是水性油墨、無溶劑油墨以及紫外線固化油墨等產品。但目前這些新產品我國還十分短缺,無論是品種還是數量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二、包裝功能化
目前塑料包裝材料在各類包裝材料總量中占比已經超過30%,僅次于紙制品。目前我國食品包裝材料中,塑料應用量已超過食品包裝材料總量的50%,居各種包裝材料之首。
目前,中國塑料包裝產業發展已經到關鍵時期,下游行業對于塑料包裝膜材料也將提出越來越苛刻的要求,在普通膜大量過剩的情況下,一些高附加值的功能膜仍需大量進口。工業領域對于亞光膜、高亮膜、熱封膜、熱收縮膜、高阻隔膜、抗紫外線輻射膜、抗靜電膜、阻燃膜等的需求增長較快。
目前在食品工業領域,塑料包裝所發揮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覷。北京印刷學院李東立主任稱,我國是果蔬生產和消費大國,但腐爛率居世界最高。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低于5%,而我國的損失率高達20%~30%。功能性保鮮材料在我們國家有很大的市場。目前美國利用先進的保鮮材料包裝可以使水果增值2.4倍,而我國的平均增值只有0.4倍。未來功能化的保鮮包裝在我國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同時食品行業對高阻隔、耐蒸煮、抗紫外、避光、抗菌、透氣、絕氧等功能性膜的需求將不斷增加。而在功能性食品包裝專用料以及功能性助劑方面,我國研發和生產能力比較薄弱,加大相關材料的開發力度將是對包裝行業和化工行業形成雙贏的局面。
三、包裝減量化
為減少白色污染對環境的影響,廢棄物的減量化處理成為塑料包裝的發展方向之一。而在減量化的過程中,生物降解材料擔當了主角。
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生物降解材料在包裝中的應用受到越來越多的推崇及關注,近些年歐美等發達國家對生物降解材料需求一直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3--2019年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裝市場需求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年均增長率,到2019年全球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裝市場價值將超過84.15億美元。
預測,食品和飲料包裝將是最大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的應用領域,其中聚乳酸和淀粉基塑料將繼續主宰生物降解塑料包裝市場,用于食品包裝的生物降解塑料占到70%以上。
由于成本原因,目前我國生產的生物降解材料主要用于出口。但隨著環保法規的完善及消費者環保意識的增強,國內生物降解塑料包裝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