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銷售包裝需要逐漸發展成為集保護、介紹和宣傳于一身的POP包裝,肩負起“無聲推銷員”的現代使命。包裝促銷是通過對消費者進行心理激勵而發揮作用的。人們常常通過眼睛獲取外界事物的印象。隨著超級市場和貨倉式商場等新型零售方式的不斷涌現,消費領域的自我服務越來越多,售貨員的咨詢作用也越來越被商品外表形象化的語言所取代。消費者在識別商品過程中對包裝的依賴,使得貨架上的“無聲競爭”越發激烈:包裝必須能告訴消費者,應該馬上買下它。
一看就明,即識別能力。消費者的記憶力中保存著各種食品的常規印象,他們常常根據包裝的固有造型購買商品。當商品的質量不容易根據產品本身來辨別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根據包裝作出判斷。包裝是產品差異化的基礎之一。它不僅可以說明產品的名稱、品質和商標,介紹產品的特效和用途,還可以展現企業的特色。消費者通過包裝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商品的有關信息,因此,恰當地針對目標顧客增加包裝的信息容量可以增強商品的吸引力。
取之能用,即便利功能。包裝劃分出適當的分量,提供了可靠的保存手段,又便于攜帶和使用,還能夠指導消費者如何使用。
金玉其外,即增值功能。設計成功的包裝融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時代性于一身,高檔的食品外觀質量可以激發購買者的社會性需求,讓他們在擁有食品的同時感到提高了自己的身份,內心充滿愉悅。
誠然,消費者判斷商品的優劣不僅僅以包裝為基準,包裝只是從屬于商品,商品的質量、價格和知名度才是消費者權衡的主要因素。但是包裝的“暈輪效應”能把消費者對包裝的美好感覺轉移到商品身上,達到促銷的目的。